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上海沪剧:一座城市的“风尚志”
1/13/2014 点击数:1659

上海沪剧:一座城市的“风尚志”

刘恩平(上海沪剧院导演、院长助理、艺术室主任、艺术硕士)

寒夜闻柝 转自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 2014-1-13

   一、一八九八:乡土本滩进上海

   沪剧是上海的本土剧种,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么说来,她似乎与京剧小不了多少——京剧的形成若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京”算起,则也有两百多年——所以,沪剧至少是个小妹。可是照如今年轻人的眼光来看,沪剧也俨然是颗“祖母绿”了吧。不,在我看来,沪剧还是件“新旗袍”。

   我以为,1898年这个年份对沪剧而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年,由许阿方、庄羽生等8人组成的“本滩”戏班首次进入上海市区四马路(今福州路)“升平楼茶园”演唱。“本滩”就是沪剧的前身,后来改称“申曲”,到1941年定名为“沪剧”。七十多年前成立的“申曲歌剧研究会”,给我们留下了一幅立轴《先辈图》,在这幅沪剧的现代“家谱”上,许阿方名列第一人,他代表着进入上海市区演出的第一代沪剧艺人。

   是的,1898年,是沪剧进城的一个标志。

   中国是个戏剧大国。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剧种368个,到80年代初减少为317个,2005年只剩267个,其中一半剧种只能业余演出,有60个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综观而言,几乎所有的戏曲都是自乡郊无名的草根俗唱进城之后,方赢得现代剧种的姓名。京剧虽然姓京,得名却是因为1876年上海的《申报》;昆剧发源于苏州,焕发与重生皆在上海,上海昆剧团至今仍是中国昆曲界第一块牌子;越剧原先不过是“的笃板”,入了上海,才发展成为中国戏曲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则北疆、岭南皆有越剧院团,二十一世纪初年举办“上海越剧全国行”,仍处处争看如围追堵截,即可知越音流脉之广之深;至于甬剧、锡剧这些吴越滩簧,无一不是在近现代上海获得了立身命名和众多拥趸……

   那么,沪剧有别于其他三百多个戏曲剧种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它的独特魅力又在哪里呢?

   四字以蔽之,城市气质;或者准确点说,是上海气质。无论什么剧种进入上海,最具上海气质的是沪剧,只有沪剧。

   为什么?

   二、精神气质:雅俗共赏领风骚

   沪剧的迅速成熟,完全得益于进入了文化金融中心的大上海,在海派文化的宽容、自由、竞争的大氛围里蜕变而出。沪剧的这一发展轨迹,可以说与上海近两百年、尤其是百年来的城市变化历程同步。

   沪剧从发源之初起,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沪剧早期的对子戏、同场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进入市区后演出的大量时装戏,从不同侧面相当完整而生动地表现了上海十里洋场的都市生活风貌。这类时装戏就被称为“沪剧西装旗袍戏”,约有250出,在数量上相当于沪剧古装戏和清装戏的总和,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演出的主流。它不仅推动了沪剧剧场艺术的成熟兴旺、沪剧团体的八方林立和流派唱腔的百花齐放,也为解放后沪剧大量创作演出现当代题材剧目积累了丰厚经验。这是一份为其他戏曲剧种所无可比拟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因此,有别于其他戏曲剧种对古代题材的擅长,沪剧固然古今中外的题材都可搬演,但是它更擅长现代题材,市民的喜怒哀乐就是沪剧的取材宝库。上个世纪繁荣而影响至今、深得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西装旗袍戏,实际上就是当年的沪剧现代戏,其取材之广泛,为其他剧种无法比肩。不论是取自日常生活、新闻热点,如《杨乃武与小白菜》、《陆根荣和黄慧如》、《孤岛血泪》(就是《妓女泪》,许如辉又名水辉原作曲,下同)、《叛逆女性》、《镀金少爷》、《苗家儿女》等;还是成功改编中外名著名剧、小说电影,如《雷雨》(1956爱华沪剧团版,许如辉作曲)、《家》(勤艺沪剧团版,许如辉作曲)、《啼笑因缘》、《秋海棠》(勤艺沪剧团版,许如辉作曲)、《为奴隶的母亲》(许如辉作曲)、《蝴蝶夫人》(爱华沪剧团版,许如辉作曲)、《魂断蓝桥》、《茶花女》(许如辉作曲)、《铁汉娇娃》、《风流女窃》、《断线风筝》、《警察的金锁链》等,姿态丰饶,中西合璧。所以说,沪剧对现代戏的选择,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呈现为上海城市发展中的一种文化自觉。上海文化之所以被称作“海派文化”,这个“海派”做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打破旧规范、创造新格局的气度和胸襟。

   作为一种现代市民戏剧和都市戏剧,沪剧的精神气质便是追求雅俗共赏。不但如此,假使我们要考察沪语文化的发展,沪剧无疑也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活辞典。早期沪剧表现农村生活,剧中提炼后的民间口语就非常生动活泼。像《庵堂相会》的“上无兄下无弟,像枯庙旗杆独一根。”《女看灯》的“若要天花粉,采起杜瓜根。”《卖红菱》的“天上呒跌杀鸟,地上呒饿杀人。”这样的唱词,为后人研究上海开埠160多年来的社会民俗、生活面貌和上海方言,留下了一扇流变鲜活的窗口。正如胡适所言:“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

   沪剧,经过现代思潮的洗礼,联结起市民生活的欲求,在亲民与求新、娱乐与审美之间,不仅实现了雅俗共赏,而且丰富了海派文化的生态格局,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库和风尚志。

   全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绝大多数都以演古代题材的剧目为主,惟独沪剧以现代戏独树一帜。沪剧在上海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反应市民生活,激扬时代心声,引领文明风尚,这不仅造就沪剧的剧种定位和审美定位,也成就了其独特的魅力定位。

   三、创造品格:标新立异海上花

   在得天独厚的上海都市文化氛围中,沪剧的最大特色就是追赶时尚、迅捷善变。它所创造的西装旗袍戏,就是一种上海的“都市歌剧”,所以当年沪剧就被称作“申曲歌剧”。这类戏如《大雷雨》、《孤岛血泪》、《啼笑因缘》、《石榴裙下》、《碧落黄泉》、《抢亲奇缘》等都风靡一时,它们唱出了市民百姓的悲欢诉求和梦想心声。以1941年申曲改名为沪剧为新标志,以西装旗袍戏为代表的沪剧现代戏进入了全盛时期。

   今天的我们必须看到,当年的沪剧是以果敢、开阔、先锋的气魄,推动了海派文化的构建,并奏响了文明风尚的先声。

   沪剧创造现代戏的艺术品格,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取长补短,自立风格。沪剧不同于其他剧种,演古装戏不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很难以此与其他剧种一较高低,经过长期摸索,沪剧艺人们开始大胆地向话剧、歌剧、电影等现代艺术靠拢,以贴近都市市民生活的时装现代戏,作为自己演出的主要样式,从而生面别开,独树一帜。这种选择是上海城市竞争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沪剧《少奶奶的扇子》,许如辉(白沙编剧许如辉(水辉作曲,凌爱珍主演,1956年原创)

   第二,“东张西望”,中外交融。西装旗袍戏大量取材于西方名著及电影,并进行中国化改编,满足了上海观众猎奇求新的欣赏心理。如,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搬移至中国清代;将《魂断蓝桥》、《风流女窃》、《茶花女》、《寄生草》、《母与子》、《花弄影》、《少奶奶的扇子》(许如辉编剧作曲)、《大雷雨》。等外国题材,从故事到人物都予以中国化。这种“西体中用”的演绎,形式奇崛,效果新异,观众无不奔走争看,一票难求。《风流女窃》曾连演连满140场,《魂断蓝桥》则观者如云,道路如堵。可以说,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沪剧缔造了中西跨文化盛宴的不二大观。这个现象,这个课题,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仍具有强烈的反思意义和借鉴价值。

(上沪说明书,水辉 白沙,均为许如辉笔名,1981) 

   第三,情思兼备,流派纷呈。沪剧西装旗袍戏非常注重编导创意,《少奶奶的扇子》之构思精巧,《雷雨》之人物饱满,《碧落黄泉》之感情细腻,《啼笑因缘》之境遇跌宕,《叛逆女性》之场面深沉等,无不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演员们也各展其长,不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在流派唱腔上,都卓有建树。许多唱段,经由反复演出、电台播放,不胫而走,传唱不息,就此留下了一系列经久不衰的沪剧经典剧目。

第四,与时俱进,影响全国。解放后,沪剧现代戏不断创造,掀起了继三四十年代后的又一次高潮。《罗汉钱》(1952年许如辉作曲,拟同年10月晋京全国戏曲)、《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黄浦怒潮》、《白毛女》、《母亲》、《鸡毛飞上天》、《为奴隶的母亲》、《第二次握手》、《小巷之花》、《昨夜情》等,都是演出成功的现代戏,并且多部被京剧等各大剧种移植演出,或拍成电影,影响全国。可以说,在全国各戏曲剧种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洪流中,沪剧起了显著的领军作用。新时期以来,在《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东方女性》、《明月照我心》、《寻娘记》、《清风歌》、《今日梦圆》、《风雨同龄人》、《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我心握你手》、《心有泪千行》、《董梅卿》、《露香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胭脂盒》等作品中,沪剧一方面继续着改编中外名著的优秀传统,应和着时代变迁的明亮人心,一方面在剧种表演手段上的综合美化和雅俗共赏上继续探索前行。

   这一切都见证了上海沪剧敏锐而强烈的亲民性、时尚性和创新性特点。

   四、表演特色:形神兼备动人心

   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在诞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它的表演不但承袭了中国戏曲表演虚实结合、声情并茂的共性,更有贴近生活、神形兼备的个性。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但由于是年轻的剧种,又擅演现代戏,很少受一般传统戏曲程式化的束缚,沪剧表演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会,又广泛吸收电影、话剧、歌剧以及其他剧种可以借鉴的表演方法,注重通过舞台动作、表情、神态、眼神、语气等刻画人物的性格,并与音乐、布景、灯光、服饰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从而形成自身清新、通俗、写实、质朴、细腻、抒情的表演特点。

   第一,深入生活,把握时代。沪剧表演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比较准确生动地塑造现代人物,因而其表演的主要核心是贴近生活、理解生活和体会时代精神与人物气质。

   第二,开掘内心,以唱抒情。沪剧是以唱为主的年轻剧种,运用唱来表达内心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是演员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

   沪剧的唱腔音乐清纯柔美,委婉动听,富于浓郁的江南风情。沪剧音乐属于滩簧腔系,以板腔体为主,主要有长腔类、簧腔类、小调类三种。沪剧长调的发展和成熟铸就了沪剧的基本特色。长腔类中的起腔、平腔,变出慢板、慢中板、中板、紧板、散板、快板、三角板、赋子板等,从而形成了沪剧叙事与抒情的独特风格。现代化城市日新月异,城市中的沪剧音乐也是在不断发展、吸收和融汇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质。一方面与江南、上海民间小曲亲密如水,像夜夜游、寄生草、紫竹调、吴江歌、四季相思、月月红、进花园、莲花落、春调、阳当等都取自江南民歌,沪剧是吸取民间小曲丰富自己唱腔最多的一种地方戏。《露香女》就吸收了电影《渔家女》的主题曲来丰富该剧音乐,显得舒展悠扬。《董梅卿》用了《茉莉花》贯穿全剧,很好地烘托了剧情。另一方面,沪剧汲取了西洋歌剧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咏叹调”唱腔,其中一些唱段就不太使用其他剧种的“中心唱段”、“核心唱段”的说法,而是叫做“独叹”、“自叹”。

   第三,唱做结合,形神兼备。沪剧的唱比较口语化,它的形体动作也比较自然,但形体动作必须与唱、念的节奏相结合,即“眼到、口到、手到”,使表现现代人物既有戏剧节奏,又不脱离生活气息。除了一般戏曲的润腔、“掼腔”等共性特点之外,沪剧更强调在音乐旋律的丰满、节奏的张弛中追求人物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与京剧等以演古装戏为主的戏曲剧种不同,它们在行当、流派上的程式化完备是其优点,但往往也成为其发展的束缚,它们规定了一个演员往往只能专工一个行当,唱念做打等技艺往往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而沪剧素来以演现代戏为主,不刻意强调行当,优秀的演员往往在塑造人物中自成一家,自成流派,沪剧的演员成长,行当也可成长,角色在行当中成长,艺术在变革中创新。正因为有这种特殊性,学习把握沪剧的艺术规律似乎更困难一些。沪剧有不同的艺术流派,又不主张死学流派。沪剧名家丁是娥曾反复强调,沪剧是演现代戏的,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流派,在沪剧舞台上搞类型化的艺术处理。她历来主张,沪剧演员要根据自身条件学习流派,把流派作为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要敢于突破敢于创造。在沪剧舞台上,很少像其他剧种学唱一种流派就能成名的。而要塑造好一个现代人物,难度自然要高得许多。

   有件事颇有意思,就是在演出节奏上,一些外剧种的导演在执导沪剧时往往对其他剧种的锣鼓经不能在沪剧中搬用感到迷惑。如陈薪伊执导沪剧《董梅卿》,曹其敬执导沪剧《瑞珏》时,起初也想用锣鼓经来给表演加劲、提神,结果试着排下来,演员不舒服,导演自己也觉得不对。沪剧有些像话剧,讲究体验;又有些像歌剧,更为音乐化,整体节奏的把握要靠音乐,不是外加的锣鼓经。看起来,沪剧念白的生活化非常像话剧,可是一开口唱,它又是无曲不成戏的戏曲了。这是沪剧的特点和长处。导演们后来意识到这个特点不应该抹灭,应该突出。沪剧要更加会讲故事,而不像京剧那样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而且它的故事也要合情合理,不像其他过于写意的剧种那样可以怪诞不羁,沪剧要在雅俗之间传递人情物意,世态人心。沪剧的编剧之难由此也可见一斑。沪剧的语言更讲究性格化、情感化,也就是要“贴肉”,不像京剧、昆剧、越剧那样可以格外的“风花雪月”。沪剧要讲究情景交融,景随情转。

   沪剧表演的这种讲究话剧的体验和戏曲的功底相结合的特点,著名沪剧演员茅善玉深有体会。沪剧《雷雨》的“繁漪”是每一个沪剧女演员攀登表演境界的一个高峰,她20多岁时便有机会扮演,可是不敢,到了最近几年她觉得可以尝试了,因为她感到自己现在拥有相当丰富自如的体验了,再结合比较成熟的演技,这样人物才会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他戏曲是“程式化”的剧种,沪剧是“城市化”的剧种。当然,在遵循自身的艺术传统中,沪剧并不故步自封。在整体上朴实无华的表演风貌中,沪剧也在合适的戏中进行一定的探索,使其形体和表演在视觉和意象上更加美化,质感上更为韵律,以期把外在表现和内在体验结合得更为熨帖。

   五、山高水长:紧打慢唱酬天道

   但是,沪剧和其他剧种一样,经受过文化大革命的峻烈打击和80年代以来商品大潮的冲击,至今仍然处于艰难振兴的境地,人员断代,危机重重。

   第一,观众流失。过去的观众在少年时代即跟着父母看戏,在剧场和家庭里耳濡目染。现在青少年学业、就业紧张,家长们又忙于事业,少有顾及。在经济社会全球化、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沪剧该何去何从,唯有奋起自救,思强图变。

   第二,演员、创作人才断层。市场经济的发达,娱乐欣赏的多元化冲击,使得收入较少的沪剧行业在招生、谋生上都遭遇巨大挑战。

   第三,上海方言和民俗特色的逐渐淡化,导致沪语文化在上海的失落。上海都市化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上海话的弱化、文化认同感的淡薄和城市记忆的流失。

   然而,一座成熟的大都市应是一个文化生态多元化的社会。上海话就是都市上海的母语,沪剧就是海派文化最具风尚标的一个形象。

   面对当前沪剧的危机,沪剧院没有坐视不理,自力更生,努力不辍。剧院为青年演员拜师结对,为他们度身打造大戏,促进成长;剧院激励青年编导挑大梁,创造成长成才的平台;2010年,沪剧院和上海戏校联合培养的2006级沪剧班学员开始进行舞台实践;引进营销专业的大学生,跟进现代策划理念……等等。剧院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磨合,会有成效的,剧种和剧院的发展也会变得更为整合化和立体化。此外,在体制和机制上,沪剧院也在摸索出路,在从业者的心态和意识上不断跟进与更新。剧院努力把沪剧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走向一个更美好、更现代、更人文的新境界。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母体。中华文明五千年,就像长江大河一样,浩然不绝。

   饮水思源。没有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就没有中国的千年戏曲。没有都市上海的城市发展,就没有百年沪剧的摇曳多姿和风情无限。

   流年似水。沪剧也曾山重水复,也曾柳暗花明。水可以抚慰疼痛,可以洗尽铅华,可以一滴水照见太阳的光辉,可以汇入茫茫的大海。以小见大,是沪剧的特点。在戏曲百花园里,也许沪剧这个剧种虽小,但是对于大上海,不可或缺。百川归海成大器。“水”——“上海”——“沪剧”……水样的温柔、坚韧和包容,造就了上海,造就了沪剧。沪剧离不开上海,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文化,都少不了沪剧。

   我对上海沪剧的心愿和祝福,寄情良深,山高水长。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