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许如辉:“音乐到民间去”
9/4/2010 点击数:2201

 

许如辉:“音乐到民间去”

——兼议父亲早期流行歌曲集《搁楼上的小姐》

(许文霞)


 

(许如辉,1910-1987)

   父亲许如辉早期流行歌曲集,他曾称之为“子夜唱集”,是以《搁楼上的小姐》作封面,共收录了12首歌,还有丁悚写的序言,可说是十分珍贵,近在国内文物市场浮现,并已辗转至我们后人手中。经与许如辉遗存手稿核对,可确定,这是他自费出版的第一本流行歌谱,1929年交付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实际问世1934年。书中,许如辉提出了他的新主张:“音乐到民间去”!



(许如辉首部自费歌曲集《搁楼上的小姐》)

   关于中国早期(1927-1949)流行歌曲的研究,已旷日持久,海内外比较有影响的图书,当属美国水晶先生的《流行歌曲沧桑记》、台湾刘星先生的著述(书名待入),以及中国大陆吴剑女士的《解语花》、陈钢等诸先生编著的《上海老歌名典》等。至于“不夜城”香港,八年前我曾进出该地不少书局,发觉架子上的老歌曲集,更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香港很多老歌歌谱,多属“宏篇巨制”式的,说明编著者掌握歌曲资料之丰富,无出其右。为之,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歌曲目录的既简单又实惠的编制方法:一字歌、二字歌,三字歌,以此类推……。所以你只要扳手指头数番心意歌曲是几个字组成,就可搞定书中有还是没有。这种有如发现新大陆般的喜悦,瞬间就能一扫多年阅读强加于人的“香港是文化沙漠”之刻板印象。一度属于殖民主义弹丸之地的香港,其实很有它的活法,自有它的中华文化传存方式!八年前香港最著名的老歌名典,当属《时代曲的流光岁月 1930-1979》(The Age of Shanghai Pops),大十六开,道林纸质,斑斓豪华,全书以历史图片穿插文字,由流行歌曲发烧友——海归派黄奇智先生编著。许如辉的《永别了我的弟弟》30年代唱片彩色封面,我就是在该书第12页首次见到的,后来还与黄先生有过一次电话交流,他曰,完稿后很多资料都赠与香港中文大学了,可惜黄先生今已英年早逝。记得那次香港匆匆行,《时代曲的流光岁月》,还是拜访龚秋霞女士时,顺手把她手上一本付钱拿走了,恳请她女儿再买一本,所以书皮上还留有她的签名。秋霞女士那时健康就欠佳,数年后就走了。八年后,只见创造了上海30,40年代流行歌曲辉煌的人和早期研究者,都一个一个地走了,两岸三地聊以弥补而出版的老歌原声录音,以周璇的作品居多,继续灿若繁星。但无论歌谱还是歌声,不管两岸还是三地怎么努力,基本上是一种星火不断的民间行为,而民间如此热情不退,尤其3,40年代划破中国星空的流行乐坛亮丽的彩虹——民国新唱竹枝词,是足与盛唐“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李白杜甫的诗歌,元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的《窦娥怨》等杂剧媲美之文化大事,尽管已过去6,70年了,但仍有强大的民间生命力,竟依然提不起当下研究经费源源不绝之正规音乐院校的系统性参与兴趣,实在匪夷所思。而欧美诸国对待流行歌曲的态度,民间和学界的研究座次,则正好与中国相反,所以扎实得很!加上现在许如辉这部《搁楼上的小姐》小歌本,不曾期待而漫不经意之浮出,更是另一种佐证,中国流行音乐史的挖掘,远未穷尽。

   我始终认为,中国乃至世界流行歌曲为什么早不出现,晚不产生,偏偏发韧于1927年前后呢?时运也!其时电台、收音机和电影,突然大量塞诸社会,歌曲、戏曲和曲艺等播音节目之需求顿变成急需之品,其中又以歌曲为甚。俗话“不想当元帅,就不是好士兵”,作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开创者之一的许如辉,他后来的回忆文字,也很是总结出歌曲如何快速传播和流行的解决之道:

   “ 我的作品象商品一样,求新求快,向舞厅、电台这两方面去推行。主要目的从而扩大影响,达到当时社会的舆论支持,以期达到我的最终目的,搞出版,灌唱片。”

   所以,30年代无线电之威力实不及今日之网络,那个年代上海电台热播的歌曲,绝对传送不到黑龙江伊春或海南边陲三亚小镇,所以作曲家要靠自费出版歌本和灌录唱片,来让歌曲更广泛地传播开去!即使到了今日,网络写手,不管是韩寒,还是易中天,仍把著述变成铅字出版,作为保存手法和开拓传播空间,是为殊途同归的道理。

(《搁楼上的小姐》歌曲集序者丁悚,1891-1972)

   回归原题。破土而出的许如辉《搁楼上的小姐》歌本,是由丁悚作的序,且在书中保留着他的真迹,当弥作珍贵。丁悚者,并非等闲之辈,他是许如辉的前辈,史载,两人虽相差19岁,但为忘年之交。上海老《申报》,就记有两人聚在一起歌唱娱乐的消息。许如辉私密笔端还透露,丁悚时为蓓开唱片公司老板之一,难怪两人成好朋友了,这是一种创作音乐的和热爱音乐的友情组合。我查了下资料,上海蓓开唱片公司成立于1928年,正是流行歌曲兴起勃发之时;又查许如辉的《这回事情太稀奇》(严斐唱)和《摇摇小宝宝》(袁美云唱),均为蓓开出品。然丁悚的主要职业是画家,专攻漫画,我父亲手扎中竟没有提到。丁悚还有一位非常有出息的儿子,名丁聪,久居北方,近两年刚刚故世。所以,丁悚丁聪父子,同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他们的不少作品,陈列在上海老家——金山卫枫泾乡——专为他们建造的极为雅致的书画馆中。本次丁悚墨迹的出土,也诚为音乐界外中国书画界关注丁家父子作品者的意外之喜吧!下面请读丁悚老先生不长的序文:

(丁悚序言)

   丁悚原文试逗点后:制歌作曲并不是件容易事,既要有文学修养,又要懂得音律的协和。倘使没有了这两个条件的作品,每使人失望的它的缺点,大多偏重了欧化缘故。有的甚至把西洋的乐谱一字不易生吞活剥地硬译成华文音调。任它无论如何动听,我终以为削足就履的办法,万万不能取法的。所以我很期望着现代的作家,不要太洋化也不要太腐化。能够融古今中外于一炉,音调须极轻快流畅,歌词务求新浅显明,要成一种深入民间的大众化为现代社会急切需要的歌曲,方有意思。

   许君如辉制《卖油条》、《搁楼上的小姐》、《永别了我的弟弟》、《夜月之歌》、《永远亲爱》等许多歌曲,不特歌词浅显蓄意深邃,而且音调舒畅流利动听,都是现代不可多得的一种深入民间大众化的作品,所以我很愿意地介绍给读者。

     丁悚 (印章),十三。八。二九
  

   丁悚的序文,同样赞同许如辉“音乐到民间去”的倡议,两人可谓真正的志相同,道相谋也!此外,丁悚的真迹落款日期为“十三。八。二九”,也就是1929年8月13日。1929年待版的图书要磨磳到1934年方才问世,那时的出版周期竟这么长!而当年的唱片周期也同样很长,以许如辉为例,他遗稿记载,约1931年,百代公司录音部主任任光,首次登门拜访,地点是上海法租界吕班路(今重庆南路)蒲伯坊子夜乐会大本营,打算将《永别了我的弟弟》等灌成唱片,按质议价,从150元到100元一张不等。后真正问世的年份已是“1933”及以后了。  

   本曲集取名《搁楼上的小姐》,内含12首歌,亦在许如辉生前有所交代,不多不少,正好是相同的12首歌:

      “ 在我所写的歌曲中,不是每一支歌曲都受到欢迎的。后来在电台中所点唱的,在我的那些歌曲里,慢慢集中到《卖油条》、《永别了我的弟弟》和《搁楼上的小姐》这几首曲子。当时还没有出版,大家只是争抄了这些曲子,在那里唱着奏着。

      我把过去已写过的,和当时新写出的曲谱,编成一本歌曲集,叫《搁楼上的小姐》。这个集子里收集了《夜月之歌》、《卖笑者》、《田家乐》、《永别了我的弟弟》、《村姑姑》、《这回事情太稀奇》、《永远亲爱》、《月下女郎》、《放在心头》、《摩登女郎》、《重返故乡》、《搁楼上的小姐》等十二首歌曲,汇订成册,自费印成,托当时的北新书局代为发行。”   

(歌曲之一:《夜月之歌》)

   3,40年代,上海出版了大量版本不同的歌谱,含许如辉创作的歌曲。由于不是许如辉原经手,曲谱未免有所差错。唯这本《搁楼上的小姐》曲集,是首部发现的经许如辉亲自校订出版的,五线谱简谱同列,完全接近创作原貌,故后人若想翻唱,信手印来即可使用。

   歌本书末,尚有一段“编后”记,当为许如辉所著,节选一段如下:

   近年来国人提倡音乐,在形式上似乎很有点成绩,不过,陈义太高,不能普及到民间去,固有的时调小曲,又不能增近民众的美德,因之我们抱着“音乐到民间去”的意旨,制成社会歌曲百余支,兹先出一集:日后继出二集……,以“醒世”等为题。

   这“编后”至少透露了四点信息:第一,许如辉准备制作歌曲百余支,第二,将连续出版;第三,以“醒世”等为题,创意颇不错;第四,一切围绕“音乐到民间去”这个意旨。次年,他确实身体力行,又自费出版过其他7本“子夜唱集”,发送到民间,有《缝穷婆》,《卖油条》、《回忆慈母曲》等,可惜这部分歌本还没有出土!

   《搁楼上的小姐》歌曲集的倒数第二页,是版权声明字字斩钉截铁

版权所有,翻印必研
最新歌曲《搁楼上的小姐》
许如辉著作
1934年初版
定价大洋陆角
不折不扣
总经售处 上海四马路北新书局
分售处    各省大书局
上海法租界吕班路蒲柏坊四号
子夜乐会出版

   许如辉一生中最欢悦、最怡然自得能干自己所喜爱之事之时所著《搁楼上的小姐》歌本,绍介到此结束。

   让我们记住许如辉30年代所言:“音乐到民间去”吧!

  (2010-9-5,网上首发)

   ---------------------
   附注:
 
   丁悚(1891年-1972年),字慕琴,浙江嘉善人。

   幼年在上海老北门昌泰当铺当学徒,自幼喜绘画,师从周湘。初学西画,善于素描,继研习国画,擅长人物、仕女、佛像,后入上海美术学校教写生画,受聘于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曾为《礼拜六》刊物画封面,前后在《申报》、《新闻报》、《神州日报》等报上发表过的漫画近500幅,尤擅讽刺画,曾被南京有关方面传讯。离开烟草公司后,历任上海美专、同济、晏摩氏、神州、进德等校教授。1924年和黄文农、张光宇、叶浅予、王敦庆等发起成立“漫画会”。三十年代转入电影制片厂。1972年逝世,其子丁聪也是名画家。著有《六月里的上海人民》、《双十节》、《虫伤鼠咬》、《丁悚百美图外集》。  

   引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81%E6%82%9A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