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沪剧名家凌爱珍
1/28/2010 点击数:2331

 

沪剧名家凌爱珍

(凌爱珍)

     凌爱珍,女,上海市人。13岁师从申曲老艺人陈阿东,17岁进龙家楼的石根福剧团,23岁进文滨剧团。1951年9月,组建爱华沪剧团任团长。

  凌善于发掘人才,袁滨忠、韩玉敏、柏青、吴卫、夏剑青等一批青年演员在她的带领下脱颖而出。

 凌爱珍  凌擅演泼旦、花旦、悲旦等类角色。她的唱腔多变,其演唱的快板,尤以流畅的节奏和清晰有力的吐字技巧而引人注目。《碧落黄泉》(许如辉作曲)、《秋水明灯》被认为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成功地饰演过《钗头风》中的唐婉、《少奶奶的扇子》(许如辉编剧、作曲,专为凌爱珍量身度造的剧目,1956年首演)中的金曼萍等角色。

  60年代初期,爱华沪剧团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为《红灯记》,凌爱珍在剧中饰演奶奶。“红”剧连演百余场,后被移植为京剧。1964年11月,凌爱珍率团内袁滨忠等主要演员6人,赴北京向中国京剧院学习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73年,凌爱珍随爱华沪剧团并入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为上海沪剧团成员。曾任杨浦区第四届人民代表,杨浦区第三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3年因病去世。

    凌老师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她甘当绿叶,提拔新人,并且在剧目的选择上独具慧眼,据说当时《雷雨》(许如辉作曲)也是爱华首先搬上沪剧舞台的。像《少奶奶的扇子》这样的剧目,从今天来看,依旧很有价值,艺术感染力很强,堪称经典。爱华当时虽不算最大的剧团,但在我看来,它的人员配置是最齐整的,袁韩的生旦搭配之和谐是其他剧团所不能比拟的,这与凌爱珍的悉心经营和慧眼识才是分不开的,凌自己和凌大可经常扮演老旦和老生角色,帮青年演员配戏,风度可嘉,在艺术质量上也是极大地提升。当时爱华在《红灯记》的角逐中胜出并进京演出可谓是其整体实力的体现,也是剧团辉煌的顶峰。

凌爱珍


   1982年1月6日,“沪剧名流回娘家”到上海郊县松江慰问农民活动。凌爱珍为农民演唱沪剧《女看灯》选段。剑鸣摄影。(这次沪剧界回娘家活动,许如辉也参加了,并撰有文章,稍后公布。许如辉文章透露,相隔30多年后,丁国斌与杨飞飞首演《为奴隶的母亲》后再度合作,为农民兄弟们献演了剧中《回家路上》一折。作曲许如辉[水辉]

-------------————

本文转自:[中国戏剧网],注释:[寒夜闻柝网]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